“五水共治”:富民强省的一篇大文章

来源:学校网站发布时间:2014-03-17浏览次数:790

                                                          “五水共治”:富民强省的一篇大文章

浙江因水得名、因水而富、因水而强。然而,我省在发展中,也遭遇了“水既多又缺”的困惑。水资源丰富,但多年人均水资源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不足世界人均的四分之一,有“旱季缺水、雨季多涝”的尴尬,甚至发生“水淹城市”的灾难;更为突出的是,近年来城乡河网和近岸海域污染严重,一些地区不时出现“水混、水黑、水臭”的问题,江南水乡不美了,百姓用水越来越不放心,且这一趋势越演越烈、蔓延扩散,严重地威胁我省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生态安全。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作出重大的战略决策,提出分三步走,以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为突破口,三年有成效、五年大改观,要让“五水共治”成破竹之势,倒逼发展理念转变,倒逼生产方式转型,倒逼生活方式改进,顺应人民群众改善生活品质的追求。省委省政府号召牵一发而动全局,全省上下闻风而动,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铁腕治水,铁腕调整结构,大力度推进“腾笼换鸟”。河道正在变样、水体正在变清,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拥护。

水是人类发展的命脉,治水之道,亦是强省之道、德治之道、转型之道、为政之道。

水之治,乃省之治

治水即治国。纵观古今,治水能力是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表现。大禹治水、西门豹建渠、李冰修堰、郭守敬兴水利、潘季驯治河,古代先贤治水功德无量、恩泽后世。历史昭示:治水同国家政权的稳定、政治的清明以及国强民富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水运兴,则国运昌。治水得法者,治国必多助。“五水共治”正是紧紧抓住了统领全局的“牛鼻子”,按照“群众想什么我们干什么”的要求,针对群众最关心的水问题,真重视、真思考、真作为,谋强省之策,兴富民之举。

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五水共治,治污先行”,通过“清三河(消灭垃圾河,整治黑河、臭河)、两覆盖(实现城镇截污纳管和农村污水处理、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基本覆盖)、两转型(加快工业和农业转型)”,不仅要解决水体污染的突出问题,更要解决岸上生产生活方式这一根本性问题,解决居民饮水用水安全这一重大民生问题。同时,“五水共治”以“十百千万治水大行动”为工作载体,落实到市、县、乡、村、户各个环节,形成了从表象到源头,从水上到岸上,从保护到建设,从城市到田头,从政府到百姓的一个立体化、全覆盖、多主体、多举措,兼顾当前和未来的治理格局。

“五水共治”是治省兴省理念的一次重大提升,是政府做好市场“守夜人”,取信于民的“暖心之举”。一言概之,水清则省强、水净则民泰。

水之治,乃德之治

水是文明之母、文化之源,是民风的真实写照。浙江因水而兴、因水而美。自古以来,水是滋养浙江文化的源泉。水之美,乃德之美。浙江密集的水系,就是浙江和浙江人赖以生存的“血脉”,水脏了臭了,其实是肌体病了,是发展理念和道德文化出现了偏颇:为了发展,以邻为壑,成全小家园,不顾大家园;为了发展,只看经济指标,不看社会人文环境指标;为了发展,不讲科学,以蝇头小利,玷污锦绣环境;对环境的糟蹋,也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凡此种种,皆是在追逐发展之利时道德文化发生了扭曲。

“五水共治”治的不仅是“水的病”,更是治理“人的病”,通过治水在全省上下注入一股清流,营造现代的、先进的文化氛围,让人们从更加热爱水、珍惜水、节约水、善用水出发,构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让浙江的水文化世代永传,让丰美的水富裕人、让纯净的水教化人、让甘甜的水滋养人、让灵动的水诗化人。因此,“五水共治”不仅会让水环境转清、转美,更关乎社会风气、关乎道德底线、关乎人们对美好家乡的热爱,要弘扬坚持科学、根除愚昧、摒弃陋习的文化,要让清明的“水文化”,成为引领新时代浙江可持续发展的先进文化。

水之治,乃利之治

水是生态环境又是生产要素,水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在于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治水是治标,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才是治本。浙江“水少、水脏”,一方面是由于水浪费严重,我省平均水资源利用率仅为15.4%。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市场化机制来淘汰落后的生产方式、改变浪费的生活行为。

“五水共治”通过加快完善市场化为主配置资源的体制机制,建立有利于促进节约用水、合理配置水资源和提高用水效率为核心的水价形成机制,用提高水资源费征收标准,规范水资源费分类,完善居民阶梯水价制度,推行差别化水价政策等举措,把水这个“无价之宝”管起来。形象地说,就是要在市场之利上,带上一个紧箍,弘扬浙江“义利并举”的优良传统,让利益的索取走在可持续的“康庄大道”上。可以预见,市场机制作用的充分发挥,将使得水的利用和污染的排放付出应有代价,倒逼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引导广大居民不良生活习惯改善,让GDP“绿”起来、强起来,让发展成果真正为全体人民所享。

“五水共治”,治的是水,做得却是深化体制改革、优化资源配置,转变生产生活方式的大事,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关键一招。

水之治,乃民之治

水是流动的,它贯穿全域,联系上下游、左右岸,关乎企业生产、百姓生活、区域协调,影响经济社会发展。水问题的产生是一个系统性问题,需要全社会担起责任,望闻问切,检视自身,主动调理。从这个角度看,“五水共治”也是提高多元化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之举。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曾说过,“人们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认识,也有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自然自发到自觉自为的过程”,“自觉同自发相比,是一种积极的状态。”当前,“五水共治”正是建立在广大群众普遍认同和自觉自为的基础之上,营造起一种全省千万干群齐治水的火热氛围。各地各有关部门不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广泛发动组织人民群众参与,层层有行动、级级有行动、线线有行动、事事有行动,做到规划能指导、项目能跟上、资金能配套、监理能到位、考核能引导、科技能支撑、规章能约束、指挥能统一,把规划蓝图上的“虚线”变为“实线”;全省上下,通过典型带动,全民联动,力求形成强大的合力,打造一种党委领导、政府负责、企业和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治理格局。

“五水共治”也是新时期构建科学有效、民主开放、人人有责、人人负责的社会治理结构的重大尝试。

水之治,乃政之治

思路决定出路,方法决定成败。方向对了,策略是关键。我省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富裕的发展阶段,对干部执政能力要求也进一步提高。“五水共治”考验的就是干部执政的现代治理能力。

治水是对执政理念的一次革新。发展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治水的提出,对干部促进发展的理念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让各级干部必须转变执政理念,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把浙江全域作为一个大系统来规划,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通过生态补偿、保护开发、生态产业等手段,让群众吃上生态饭,加快建设好美丽浙江、富裕浙江。

治水是对干部耐力的一次考验。治水绝非一朝一夕可成,也面临诸多困难和约束,既要打突击战,又要打持久战。因此,各级干部必须沉得住气,耐得下心,通过法律、市场、行政、经济等各种手段,集中资源办大事,有计划地改善环境,遵循规律,推动转型。

治水是对干部考核的一次完善。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对违法行为铁腕治理,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建立健全省、市、县、乡镇四级“河长制”,可以让政府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更加贴近、更加贴心,让干部的考核升迁和百姓的认同紧密联系在一起。

治水是对工作方法的一次创新。管好水、用好水,是一个系统性、复杂性的大工程,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加快创新工作方法,要了解历史、地理,依靠群众,既要有战略思维,又要深下去、沉下去做好调查研究,用长远的眼光、改革的举措,提出有效思路和长效之策。

治水是对干部素质的一次比试。各级干部要立言立行,磨破嘴皮不如干出茧皮,尽快动起来,不辜负党中央的殷切期望,不辜负浙江人民的重托,不辜负这泓清泉、这道绿水、这方水土,走出一条健康可持续的绿色发展之路。

水清天蓝处,富民强省时。“五水共治”是新时期浙江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任务,是提高执政能力的重大抓手,是推动转型发展的关键举措,是弘扬浙江特色先进文化的有效手段,是生态文明深入推进的核心领域,是推进“八八战略”,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的重大实践,是一篇富民强省的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