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大力推进党的创新理论的宣传普及,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要任务。理论宣传普及的重点在基层,对象在基层,成效应由基层来检验。面向基层深入推进科学理论的宣传普及,是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战略举措,对于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具有重要意义。面向基层推进科学理论宣传普及,让理论走进千家万户,必须努力抓好三个环节: 提升理论武装的功能与作用。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一方面要研究回答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另一方面要阐析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要通过开展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宣传教育,既回答“怎么看”,又说明“怎么办”;既“解扣子”,又“指路子”,针对群众关心的问题解疑释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要求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坚持不懈地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教育,发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巨大作用,引导干部群众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蕴含着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一元的价值导向。通过宣传普及,用共同理想追求、价值共识、精神家园和道德规范来整合人们的思想、规范人们的行动。科学理论宣传普及过程,也是一个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造的过程,以宣传普及为抓手,引领基层干部群众创新理念、创新思路和创新实践,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突出重点,分层推进。基层群众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思想认识、实践认知具有较大的差异性,要坚持突出重点、分层推进、分类指导,切实增强宣传普及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宣传普及活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要以中心组学习为龙头,以理论务虚会、专题读书会等多种学习形式为载体,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中央精神和决策部署,专题研讨、深化认识。领导干部还要带头深入基层宣讲科学理论。要根据各类人群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理论普及工作,切实增强生动性和时效性。在城市社区,要继续深化“社科普及周”和“人文大讲堂”等社科品牌建设,继续推出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活动项目,从适应群众接受信息方式的新变化出发,积极推动社科普及“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提高全省公众的人文社科素养。在农村,要善于用“小载体”宣讲“大道理”。要注重针对群众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回答基层群众关心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大众的理论,是为大众服务的。重点围绕党的惠农富农政策、农业科技信息等,让基层群众既受教育,又得实惠。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推进科学理论的宣传普及,重在坚持,难在可持续。要紧紧围绕基层工作实际,加强和改进理论普及的基础建设,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根植基层和群众。以“社科专家基层行”为平台,优化整合力量资源,充分发挥各类专兼职讲师团的作用,建设一支专兼结合、扎根基层的理论普及队伍,深入基层、服务基层,面对面地为人民群众解疑释惑。结合村(社区)基层党校建设,探索建立覆盖农村、城市社区的宣讲工作阵地网络,探索建立理论普及示范点。还要建立健全理论宣传普及的考核、评价与协调机制,促进理论宣传教育的长期可持续推进。建立健全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互动配合机制,改进提高理论宣传普及的整体效果。
(据《浙江日报》第14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