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 明
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进一步重申:“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这一论断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出了准确定位,对于进一步深化理解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保证文化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历史现象,它与具体的国家、民族的历史条件相联系,因而具有自身的特点。我们党在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的同时,还正在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文化,就是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它起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它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又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巨大促进作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以下主要特征:它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的文化;是服从和服务于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的文化;是弘扬民族精神、凝聚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一切优秀文化传统、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文化;是博采各国文化之长、吸收国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的文化;是面向大众、服务人民,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目前我国文化领域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也必须看到,与中外不同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与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和价值取向的多样性相联系,与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进一步增强相联系,我国文化领域在主旋律高扬的同时,也有不少值得忧虑的问题。如西方文化的渗透和扩张即所谓“西化”的影响不可低估,党内和社会上存在着价值观扭曲、道德观扭曲的种种不良现象和消极腐败现象等。我们要善于透过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从文化本源上认识问题的本质。没有民族精神的支撑和时代精神的引领,必然成为西方腐朽没落文化的俘虏,丧失国格人格;没有人文精神引导和规范的物质追求,必然造成无限的贪欲,扭曲人的灵魂;没有人文精神引导和规范的物质创造,必然造成对大自然的破坏,扭曲人与自然的关系。
现实告诉我们,在当今这样一个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健康文化与腐朽文化同时并存,多样化社会思潮错综复杂,这一切既是无法避免的,又是必须加以引领的。如果任其自由发展,就会影响和冲击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和冲击党和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政治基础,影响和冲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共同目标取向,甚至会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基。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如果不能自觉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不能有效地构建起抵制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侵蚀的思想防线,就有腐化变质的危险。我们必须从这样的高度来认识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重大意义。
为了适应党在新时期对先进文化建设提出的更高要求,发挥先进文化作为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和谐方面的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的作用,根据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确保文化改革发展沿着正确道路前进;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统一,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遵循文化发展规律,着力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作者为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据《宁波日报》A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