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3/10 来源:《人民日报》9版 | |
詹 勇 面对“发展起来以后”的环境问题,我们需要跳出聚焦几只鸟、几片林、几条河的传统思维,树立新的生态自觉 几天前,在人民大会堂的台阶上,不少人大代表驻足仰望久违的蓝天:“今天北京的空气质量不错,可这样的好天能多一些吗?”代表们“天问”中的隐忧,在接踵而至的雾霾、沙尘天气中得到印证。这一细节,为今年两会劲吹的“生态风”作了一个现实注解。 从“打一场呼吸保卫战”到“不要带毒的增长”,再到“追求绿色GDP”,相比往年两会,今年代表委员们的环保呼声更显迫切,对环境问题的思考也更加深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全国人大代表丁仲礼感言,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发展之路,中国用几十年走完,也将发达国家各阶段的污染排放集中形成复合污染。面对如此复杂的难题,今天的治污,格外需要思路正确、对策科学。 “告别雾霾,北京要努力,周边地区也要给力”,全国人大代表杨晓超的发言,提示了“治霾工程”的另一面。数据显示,北京PM2.5主要污染物来源,区域输送占25%左右,特定气象条件下可高达40%以上。因而,没有区域协作,就难以突破十面“霾”伏。不是头痛医头,而是追根溯源、系统治理,两会上,类似这样的“生态洞见”还有不少:改变能源结构“煤老大”现象以减少烟尘,遏制高耗能行业产能过剩以降低排放,通过政绩考核倒逼政府的环保作为…… 从这些建言献策中,我们感受到,代表委员们焦灼的目光,正穿越层层迷雾,探索建设“美丽中国”的路径。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首场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傅莹也坦陈,目前环保方面的法律,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相比尚有差距。面对“发展起来以后”的环境问题,我们需要跳出聚焦几只鸟、几片林、几条河的传统思维,树立新的生态自觉。 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问题。“离开经济发展抓环保是‘缘木求鱼’,脱离环保搞经济发展是‘竭泽而渔’”,“不只为解决眼下的呼吸之痛,更关乎可持续发展”,这些真知灼见,跳出了一时一隅,用深邃的生态眼光重新审视和定义发展――实现绿色转型,在环境与经济双赢的新高度上赢得未来。 3月8日,习近平同志在江苏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指出,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碧水蓝天”工程,让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强调创新驱动、依靠科学技术,关注产业结构调整、解决产能过剩……领导人的所思所虑,其实寓意深远:只有以创新驱动发展,破解一系列转型难题,才能从源头上清除污染,有效守护碧水蓝天。 相比物质的转型,观念的转变同样重要。碧水蓝天不是“三两天”,也不是“三两地”,要靠持之以恒的全民责任去守护。不破除GDP至上的政绩观,不摆脱奢靡炫富的消费方式,不走出“只抱怨不行动”的消极心态,就难以涵养生态文化、唤起共同行动。“思想上的雾霾不除,环境中的雾霾难消”,全国人大代表王毅可谓一语中的。 “阳春三月天气新”、“烟花三月下扬州”,这是古人笔下澄净而美好的春季。在两会召开的这个春天,当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潮流激荡而来,我们唯有全力投身其中,以不懈实干把“呼吸的痛”变成“生态的美”,方能重见碧水蓝天,给子孙后代留下美好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