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定级,不能简单化“大呼隆”--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评论之二

来源:学校网站发布时间:2012-03-28浏览次数:704

时间:2012-3-27  来源:《人民日报》17版
 

盛若蔚

 

搞好分类定级,是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的重要基础,也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有力抓手。最近,中组部专门下发《关于做好基层党组织分类定级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分类定级的基本要求、主要指标、具体办法和推进措施,必须扎扎实实抓好落实。
分类定级目的在于把动力激活,实际上也是对基层党组织进行一次全面“体检”,通过自己反思、群众“把脉”、上级党组织帮助“诊断”,弄清目前状况如何,问题是什么,原因在哪里,为落实整改、晋位升级做好前期准备。总体上看,各地分类定级工作抓得比较扎实,但也有一些地方怕麻烦、图省事,随便一分了之;有的碍情面、降标准,就高不就低。这种简单化、“大呼隆”的做法,很容易使整改提高失去针对性。只有把分类定级工作做细做实,才能使基层党组织晋位升级有压力,创先争优有动力。
搞好分类定级,核心在于科学分类,把等级定准。基层党组织面广量大,地域行业差异较大,工作基础各不相同,分类定级标准不能照搬照抄,千篇一律。必须针对不同领域、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党组织的实际,按照“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要求,把先进、一般和后进的标准细化、量化、具体化,使分类定级标准富有操作性、更具针对性。在此基础上,根据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工作思路、工作制度、活动阵地、保障机制、工作业绩、群众评价等情况,对每个基层党组织进行综合评估,分析比较、定准等级。要按照巩固先进、推动一般、整顿后进的要求,深入研究每个基层党组织到底存在什么问题、应该怎么整改,提出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为晋位升级奠定基础。
搞好分类定级,关键在于规范操作,把工作做实。分类定级是整改提高的基本依据,必须高度重视、专门安排、精心实施。要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直面问题不回避,把握标准不降低,一把尺子量到底,切忌讳疾忌医。应按照“基层党组织自评、党员群众测评、上级党组织评定”的程序进行,注重开门定级,广泛听取意见,自觉接受监督,把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放在阳光下“晒一晒”,使所定等级让基层党组织服气、让党员群众认可。通过扎扎实实的努力,使分类定级的过程,成为找准定位、明确目标的过程,成为凝聚共识、理清思路的过程,成为强化举措、增强信心的过程。